9月14日,珠海市委副書記趙建國、市委常委景絢,在橫琴新區(qū)管委會書記牛敬,大橫琴股份董事長胡嘉、總裁肖時輝等陪同下,先后考察大橫琴股份橫琴濱海次干路景觀工程(以下簡稱:花海長廊)、橫琴國際科技創(chuàng)新中心(以下簡稱:科創(chuàng)中心)等項目,詳細了解了項目復產情況,并對大橫琴股份迎難而上、主動作為、全力以赴開展災后復產工作表示充分肯定。
花海長廊:倒折喬木搶救工作基本完成
當天,趙建國、景絢一行來到花海長廊一號驛站,聽取了胡嘉董事長、肖時輝總裁對該項目受災情況及災后復產情況的詳細介紹。在沿花海長廊查看過程中,了解到花海長廊項目已基本完成修復并恢復生產,趙建國對大橫琴股份的災后復產“速度”給予高度肯定。
花海長廊是橫琴旅游休閑的一張新名片,總投資7億元,由橫琴大橋沿琴海北路綿延13.6公里,綠化面積約85.2萬平方米,種植苗木總量20000余株,包括櫻花木棉8000株,本地木棉5400株,鳳凰木6600株。
雙臺風對該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,工程實體受災情況嚴重,其中櫻花木棉倒折7000余株,本地木棉倒折3700余株,鳳凰木倒折1900余株。
臺風過后,大橫琴股份高度重視,第一時間組織施工單位和專業(yè)人員現場搶救,同時邀請專家對倒折苗木的搶救給予現場指導。據了解,自8月24日起,公司每天投入250余人、吊機28臺、鉤機2臺、運輸車輛2臺對現場倒折喬木進行扶正、修剪、搭建支架。
截至9月15日,倒折苗木搶救工作已基本完成。此外,公司每天還安排3臺灑水車、60名養(yǎng)護人員進行災后苗木養(yǎng)護工作。
半個月前,花海長廊中繁茂的樹冠幾乎被臺風毀盡,如今,樹枝上已綻出了嫩綠的新芽。
科創(chuàng)中心:項目已完全復產
在項目現場,趙建國查看了科創(chuàng)中心在受災前、受災后及復產后的相關數據和對比圖片,關切地詢問了科創(chuàng)中心災后復產工作中時間節(jié)點、塔吊拆卸、受損賠償等重點、難點問題,要求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,幫助企業(yè)及時修復受損在建項目,形成災后救援復產的強大合力,確保中拉經貿合作園順利按時開業(yè)。
受雙臺風影響,科創(chuàng)中心項目受損嚴重。項目部辦公區(qū)域及住宿臨建工程全被摧毀,施工現場5臺塔吊受損、3臺升降機全部損毀、腳手架受損面積達5萬平方米,此外,各類機電設備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。
科創(chuàng)中心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,中拉經貿合作產業(yè)園位于其中,11月份,中拉經貿合作園將在首屆中拉博覽會上舉行揭牌儀式,救災復產工作也顯得格外緊迫。臺風過后,大橫琴股份組織多方力量,加大人力物力投入,對受損情況進行統(tǒng)計,及時解決項目資金問題,積極協(xié)調有關部門,加快拆除受損塔吊及手腳架,對損毀設施、材料及時更換。
截至9月15日,1#樓中拉經貿產業(yè)園鋼構、幕墻裝修、機電、泛光照明、室外攪拌樁等均已復工;2#樓已全面復工;3#—8#樓土方開挖已復工;9#樓展示中心已復工。此外,約2萬平方米的臨建設施已基本完成。各組生產人員復工率達100%,項目于9月15日全面復工。
數說災后復產
據初步統(tǒng)計,受雙臺風影響,大橫琴股份在建項目受損達32個,包括馬騮洲交通隧道(第三通道)、深井二線通道、環(huán)島北下立交工程等。臺風過后,大橫琴股份立即組織人員設備開展災后復產工作,截至9月15日,32個在建項目的人員、臨設等全部恢復完成,復工人員達4400余人,公司各項目已進入全面抓產階段。
大橫琴股份將以此次抗擊雙臺風為契機,及時總結經驗,進一步加強操作規(guī)范和執(zhí)行標準,不斷優(yōu)化提升公司防風救災體系,繼續(xù)展現國企責任與擔當。